讲bet365365体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地方戏如何走出困境?

来源:讲历史2017-05-04 18:30:43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参加角逐文华奖的54个剧目中,有地方戏14台,包括楚剧、越剧、川剧、豫剧、河北梆子、山西北路梆子、桂剧、吕剧、歌仔戏、柳子剧10个剧种。但是…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参加角逐文华奖的54个剧目中,有地方戏14台,包括楚剧、越剧、川剧、豫剧、河北梆子、山西北路梆子、桂剧、吕剧、歌仔戏、柳子剧10个剧种。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湖北省的地方戏院团特别是汉剧、楚剧院团急剧减少,汉剧团已从1982年的10个减至3个;楚剧团从1982年的24个减至19个,曾经遍布城乡的民间职业楚剧团所剩无几。多数市、县院团创作剧目的艺术质量不高,难以吸引观众。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是湖北地方戏院团面临的普遍难题。目前,湖北省地方戏从业人员40岁以上的占60%以上,很多地方戏院团因行当不全、阵容不齐而面临困境。在经费方面,除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为全额拨款外,其他市、县院团绝大多数是差额拨款,没有固定的办公经费和艺术生产经费,几乎无法支付剧团日常生产开支和职工工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剧团发展,留不住人才、招不来学员的窘况普遍存在。此外,目前湖北省多数市县级剧团的灯光音响、传统戏服装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甚至是六七十年代购置,因无钱更新换代,也影响到艺术质量。

有着千年历史的福建莆仙戏,现状也不容乐观。福建省艺校莆田戏曲班副主任、莆仙戏表演艺术家王少媛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需求、业余爱好发生的变化,无情地冲击着莆仙戏传统剧目,莆仙戏的舞台变小了,观众变老了,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影响了剧团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县区剧团,条件差、专业基础差、设施陈旧、人员老化、包袱沉重。古老艺术面临着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窘境。

地方戏陷入困境甚至失传可以说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地方戏剧种上世纪50年代有317个,80年代初有360多个,到现在保存下来的仅200多个。近20年有100多个剧种已经消亡。

近年来,很多地方戏在改革、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八艺节”参评剧目、武汉市楚剧院演出的大型风情楚剧《三月香》,以音乐剧手法加以包装,保留了楚剧三大声腔??板腔、小调、高腔的特色,并配以催茶舞、采茶舞、争夺茶王等舞蹈场面,试图让传统楚剧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很多年轻观众看过该剧后都表示耳目一新,很吸引人,但是,一些老戏迷认为“这改得有点不像楚剧了”。该剧主要曲作者、楚剧作曲家朱彬表示,此次创作《三月茶香》的过程中,一方面挖掘楚剧传统,一方面大胆借鉴民歌特色,力求使全剧既有楚剧风韵又具有时代气息,为的就是要同时兼顾到新老两代观众,但这一尝试是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检验。
是大胆进行改革以吸引更多新观众,还是应严格遵循传统留住众多老戏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认为,地方戏创新表现手法要适度。小戏大戏化、大戏歌剧化的倾向不可取。一些戏在伴奏里加上了大提琴甚至电子琴,最后的结果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沈海宁认为,地方戏曲深深扎根于地方土壤,特别是说方言的地方戏曲,它们的根就在方言区。地方戏曲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建立在方言区的土壤上的。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常看到他们爱看的戏,从而培养更多的观众,这才是地方戏最为有效的发展之路。

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李道国认为,地方戏必须要革新,现在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再死抱传统的模式不放,现代观众自然要逃离剧场。融入新的元素,地方戏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舞台,扩展发展空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认为,保护和振兴地方戏,最关键的是国家要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戏剧界要加强研究、创新,不断有好作品问世,使地方戏成为百姓喜欢的艺术。还要从教育入手,把民族文化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是否后继有人、能否传承下去。

王少媛认为,我们要从戏校的每一个学员抓起,从每一个剧团抓起,从每一个演职人员抓起,加强管理、增加培训、促进交流、实现多赢,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欣赏到最正宗的地方戏。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