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敦刻尔克》的上映又引来一次二战历史的讨论狂潮,对于这段历史众人在各自的立场上或褒或贬。然而却显然有人知道其实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敦刻尔克一般的大撤退,有一人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凭借自己的力量竟然挽救了150万人的性命。
这个人叫卢作孚。粗通近代史的人恐怕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卢作孚自幼家境贫苦,辍学后通过自学成才,终于创办了民生公司,当时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建国初年,毛泽东曾对黄炎培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4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
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工业当时全面集中东部沿海城市,一旦中国的工业企业落入日本人手中或被战争破坏,将会对中国的持续作战造成严重的影响。
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内迁。1938年,武汉失守,大量的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往工厂的物资达到了10吨,屯集在宜昌无法运走。
面对着日军飞机频繁的轰炸,卢作孚集中民生公司的所有船只和人员积极抢救这些物资,采用了分段运输,昼夜不停的抢运,完全顾不上日军飞机的轰炸,经过将近40天的疯狂抢运,终于在宜昌沦陷于日军之手时,将全部的工业物资和人员运到了四川,这次撤退保留了中国工业的基础,为日后抗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的统计中,这次撤退让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民生员工不幸牺牲,61人受伤致残,经济损失达400万。
但是他所的贡献,在当时可以看的到的是,等到日军占领宜昌时,整座宜昌变成了空城。此次抢运的不单单是中国工业物资,还有运送各部队士兵、伤兵、难民达150万余人,货物共达到100多万吨。
更重要的价值还不在于这些,更重要的是这些抢救下来的东西保留了中国的民族工业,让日军攻占宜昌的战略价值降到最低。
卢作孚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撤退完成后,他也因劳累过度,身体日渐消瘦。以至于后来身患重病,但是却一直还在积极的做着抗日的活动。
这次撤退的意义,不亚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作用了,也是中国人在世界战争史上完成的一次撤退奇迹,保住的是中国有生力量崛起的星星之火,为中国的抗战做出的贡献已经不能用数据来形容。这样的英雄是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