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学家的眼里,曹操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英雄,但在民间传说里,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仅仅在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诈,而是其令人发指的盗墓行为。
曹操在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摸金校尉”雏形始于战国时期,这些人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就是有了这样的特许所以后汉时盗墓几尽疯狂。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水经注疏》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起草了一份讨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立中郎将、摸全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就是这份檄文,让后世了解到了曹操盗墓真相。《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也提到“操……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曹操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亚于帝王,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盗墓。盗墓盗得多了,曾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他的儿子曹丕就曾分析过诸侯墓被盗的原因:“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郭太后也说:“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
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史又称,曹操实际葬在高陵,又称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让考古界困惑的一个谜团。他生前命令设立的72座假坟,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三台村以西的讲武城至磁州一带。民国初年,这些墓经人盗掘,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王公大臣之墓,可能是这些王公大臣“坐享其成”。而其中并无曹操之墓。
《魏书?武帝纪?终令》和晋朝陆机的《吊魏武帝文?遗令》中记载,曹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有人据此认为曹操真坟在今临漳县西面的丰乐镇西门豹祠一带。但是,丰乐镇的西门豹祠建于公元554年,曹操却死于此前300多年,而且,西门豹祠不仅在临漳一带有多处,在安阳、磁州境内也有。
蒲松龄写了一篇《曹操冢》,说他埋在漳河的河底。这也不是空穴来风。魏文帝曹丕在《止临笛侯植求祭先王诏》中曾写道
“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魏文帝曹丕之语,似乎因为漳河滚动,将曹操的墓淹没了,他无处祭祀,所以“悲伤感切”。清朝沈松的《全健笔录》引《坚瓠续集》说:顺治初年,漳河水干涸。有些渔民见到河中有大石板,旁边有一条隙缝,十分惊奇。相约而入,见一座石屋,内有石床,床上卧着一人,穿着帝王的服装。中间立有一碑,写明卧者系曹操。渔民就一拥而上,“磲裂其尸”。据此有人认为,曹操的墓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建造在漳河河底。也有人说,古漳河在历史上曾经几经迁徙,铜雀台、冰井台就是在漳河改道时被冲垮的。
曹操使出的障眼法,真的让他的躯壳连同一生功过与奇珍异宝,都从这个世界上神秘地消失了。世人永远也找不到他了,他的死与他的生一样,只是一个谜团,用狡诈与欺瞒编成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