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罗贯中写刘备,以它来确立道德标准,这种目的再清楚不过。在三国之主中,刘备与曹操、孙权的出身迥然不同。《三国志》中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起身微贱,没有什么凭借,所谓的皇叔身份,很大程度来自《三国演义》作者的演绎。可是,他凭借自己坚韧的意志,终藉乱世而成英雄。
因他的性情、气量和他在乱世所坚持的“义”,以罗贯中之笔,在当时之世就被曹操点评为“英雄”,并屡屡在战败际,能得到袁绍、刘表、刘璋等各方诸侯的礼遇和拉拢,他有自己的精神力量。
刘备“取天下之量”
194年冬,徐州牧陶谦病势沉重,临终前,他告诉别驾糜竺说:除非刘备,没有人可以保得本州平安。历史学家黎东方在讲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说:陶谦没有把徐州交给自己的儿子或部下,而吩咐糜竺等人交给刘备,他这么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徐州百姓。
事实上,俩人仅一年前刚刚见过。当时曹操因为自己父亲在徐州被杀而攻击陶谦,大兵压境。曹操此时的会用兵之名声已经超过了袁绍,陶谦只有唯一的名将曹豹和4000人的军队,因此只能向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求救。
而刘备此时是田楷的部下,所谓平原国的国相,职位比平原国县令稍大——刘备早年一直在县尉、县丞、县令的职位上徘徊,这是他所做到最高职位。因为陶谦求救,他帮助曹豹守住了下邳,以数千人马抗击势大的曹兵。
这在当时令人称奇。《三国志》中记载,当时除数千兵马,跟随他的还有幽州乌丸杂胡骑,数千饥民。为什么有这么多饥民跟随?黎东方解释:《三国演义》中写刘备经常痛哭,婆婆妈妈。事实上,刘备之所以能得民心,在于他能够体恤当时百姓之苦。
刘备在平原相上最有名的故事是,郡民刘平因为看不起他而派刺客刺杀他,没想到,刘备折服了刺客,刺客不忍心而告诉他事实后离开,“其得人心如此”。
刘备早年还有一事也能说明他的气量,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所所长林成西对本刊说:“《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性格沉稳内向的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更是性情温和,谦谦有君子之风,与张飞莽撞暴躁的性格恰成鲜明对比。然而历史上的刘备,早年性格中也有与张飞相似的一面。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先主传》和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这让许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到意外,却是历史事实。当时郡督邮来到刘备所任县尉的安喜县,并未索贿,只是称病不肯接见。刘备大怒,回到县衙召集一伙士兵来到馆驿,声称“太守有密令,逮捕督邮”,冲进去将督邮从床上拖下来,绑至县界,痛打两百杖,将系印的绶带挂在督邮脖子上,然后把他拴在马桩上,自己弃官而走。
黎东方说,早年刘备就对这些官职并不稀罕,他不久因力战下邳附近的贼有功而当上了山东下密县丞,不知何缘故又不干了
又做了高唐县县令,因为对毛贼作战的小小失利而出走,投奔了公孙瓒。黎东方觉得,刘备的特殊可爱之处,在于他心满意足不求上进,志向在澄清宇内,所以得官不喜,失官不忧,做了官吏也可随时离开,这也是孔融、陈登等人看重他的原因。即使在他未成就大事,屡战屡胜之际,这种评价也没有更改,曹操的部下程昱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刘备在担任徐州牧后是一连串败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北辰对本刊说:“刘备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举兵起事起,到东汉献帝建安13年(公元208年)赤壁抗曹获胜奠定蜀汉政权基础为止,25年间,多次遭受沉重打击,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单是妻室儿女被他人俘虏,就有4次之多。他屡起屡败,又能屡败屡起,到了47岁即将知天命的年龄,仍然不甘沉沦,三顾草庐礼请孔明出山。这样一种坚韧不拔,在汉末群雄中实在罕见。”方北辰由此说,他把坚韧当做刘备的第一品质。20年前,他在台湾出版《刘备新传》等书时,就曾在书中对曹操、孙权和刘备,即三国时代开创者的第一品质,作过一番比较,他的看法是:曹操是机警,孙权是忍耐,而刘备则是坚韧。
在经历了一连串失败后,刘备去投奔昔日的敌人曹操的时候,必须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这种麻痹当然被曹操看穿,否则就不会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评价。而且,刘备的麻痹术大约是不成功的,不仅曹操看穿了他,曹操的敌人和下属也看穿了他,曹操的智囊郭嘉等人也都明确向曹操表达绝不可以放走刘备,这并不是因为他参与了暗杀曹操的阴谋,主要原因还是程昱的那句话:“观其有雄才,不如早图之。”
建安五年,因衣带诏事件与曹操公开作对后,刘备惨败,妻子和关羽都被俘获,他自己去投奔青州袁谭,也是昔日仇人袁绍之子。历史记载,袁谭听说刘备要来,立刻带步兵和骑兵迎接。袁谭报告袁绍后,袁绍也亲自出邺城大本营迎接。黎东方解释,如此这般,是因为谁有了刘备,谁就得了人心。刘备的精神力量,就来自他的深得人心:对朋友之信,对百姓之仁,并非所谓“皇叔”身份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