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是谜死也是谜的
川岛芳子2008年6月28日,溥仪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天津举行,关于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考证成为会上的一个话题。坐在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右边的人是
努尔哈赤第十一世孙,名字叫爱新觉罗·德崇。
话题的讨论刚开了个头,德崇先生便在一旁轻声感叹道:“咳,这个事儿啊,我们早就知道! ”王庆祥当即愣了一下,莫非川岛芳子替死之说果然是事实?
崇德说,川岛芳子当年确实未被处死,1955年,她曾到过沈阳皇姑屯三义栈胡同的大院内,而当时,崇德一家便住在这里。
“1955年的冬天,确实有一位穿‘棉猴’、围围巾的女人来到我家,父亲叫她‘壁辉’。当时我十二岁,记得她跟父亲使用满语夹着日语讲话的。后来,十七岁的溥贤姐姐跟我讲,那天来家的壁辉有能耐,连死都有人替。 ”
从军阀混战的年代,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都可以看到川岛芳子这个名字在这段历史中神秘地忽隐忽现。使人们极尽猜疑。她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喜欢穿男装?日本人为什么利用她却又不信任她……
上周六,记者前往长春,就诸多不解之谜采访了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作为“川岛芳子生死之谜”课题组顾问、《川岛芳子生死大揭秘》的主编,王庆祥讲述了川岛芳子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惊天过程。
谜一:谁给她的成长定了性?
川岛芳子原名爱新觉罗·显玗,是大清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她自小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善耆对其甚是喜爱,遂取名为显玗。“玗”是善耆根据满语“十四”的谐音而自创的汉字,意为“似玉的美石”。
1912年,清廷退位,肃亲王善耆不甘心祖业就此失去,筹谋了一系列的复辟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把自己所有的子女都送到国外去,其中绝大多数去了日本。善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这些儿女去国外寻找靠山,以完成复辟大业。
就这样,年幼的显玗穿上日本的和服,东渡日本,父亲将她过继给了自己的一位日本朋友——川岛浪速。临行前,善耆语重心长地嘱咐显玗:“别忘了你的根在中国,你的祖业在中国。 ”更深刻的话没有说,孩子还太小,说多了她也不会理解。
到了日本,川岛浪速便为显玗取了日本名字“川岛芳子”。此时,芳子年仅六岁,未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育,可谓是一张白纸。
川岛浪速就在这张白纸上涂写武士道精神、军国主义思想,种种残忍、暴力、专制思想侵蚀着芳子年幼的神经。仅仅几年,这位在大清皇家礼仪中长大的格格就开始变得蛮横无理、泼辣放肆。
读完丰岛师范附小后,15岁的川岛芳子进入松本高等女校。
上学的路途并不远,可芳子却坚持骑马上学。尽管学校并没有禁止学生骑马上学的制度,但无拘无束的芳子却经常以此扰乱学校。有时,她干脆把马牵到教室里,牵到老师的讲台上,致使课堂混乱一片。学校找到川岛浪速,希望他管一管这个无法无天的女儿,川岛浪速表面答应着,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两句,任由芳子横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