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的众多“士”中,张仪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苏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六国,组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对抗秦国。张仪却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齐楚燕韩魏亲近秦国,组成了反方向的合纵组织。
张仪的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赵楚齐是强国,是“发达国家”。要说动他们中的三个国家向同一序列的秦国俯首称臣,谈何容易,但张仪办到了。他和苏秦一样,都是战国时代的奇人。
如果由此认为张仪是个天才,那就大错特错了。张仪刚出山时表现很不理想,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备受挫折。
这也不奇怪,任何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结束学习走向社会后,都要经过一番摔打,不可能一开始都是满堂彩。
经过几年的摔打,张仪开始成熟了。他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知道其它诸侯国都不是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只有雄心勃勃的秦国才能为他提供政治舞台。
张仪的机遇也很好。
这时秦国的国王仍是秦惠王,就是杀掉商鞅的那位太子。苏秦前几年去见他的时候,秦惠王拒绝了苏秦。而现在张仪去见他时,他却很痛快地接受了张仪,授他以官爵。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其实张仪和苏秦一样,对秦惠王推销的都是一套东西——连横,即拆散其它大国的联盟和合作,各个击破,兼并天下。秦惠王之所以否秦而留仪,应该是基于战略的考虑。
苏秦去见秦惠王时,秦惠王刚刚杀掉商鞅。商鞅被杀了,但商鞅变法仍然在秦国实行,这说明秦惠王在进行政策调整。商鞅变法实行有十几年了,秦国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总结经验,即进行调整巩固提高发展这些必不可少的国策梳理,苏秦去得不是时候。
张仪去时情况不同了。秦惠王通过调整明确了国情,制定了战略方向,现在需要的是人才。张仪去了,正中秦惠王下怀。现在,该是张仪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了。
张仪到秦国以后的建树甚多,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三骗楚怀王。一个堂堂的楚国国王叫张仪骗得团团转,其中滋味足够让人品咂。
秦惠王已有十五年没有派大军出函谷关了。现在,战略调整期结束,秦惠王频频对六国用兵。
秦惠王要对齐国用兵了。齐楚订有军事合作条约,秦军攻楚,齐国要出兵支援;秦军攻齐,楚国要派兵支援。齐楚两国都是“发达”国家,联合对秦国作战,秦军取胜的把握不大。
要攻齐,必先使齐楚交恶,废除军事合作条约。这事可不容易办到,齐、楚两国好好的,为什么要交恶。
张仪主动请缨。他保证,不费秦国一粮一弹,不用秦国一兵一卒,就可以使齐楚两国立即变成仇敌。
这当然很好了,秦惠王立即派张仪使楚。
与苏秦不一样,苏秦说服六国国王参加合纵组织用的是吓唬战术,现在张仪破坏齐楚两国的关系用的则是骗的战术。骗人者的方法各种各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让行骗对象感到有便宜可拣。张仪骗楚怀王时开出的条件优惠得吓人,只要楚国与齐国绝交,秦国把自己商于一带的六百里土地送给楚国。
商于之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与当时的楚国相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在楚国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得到这块战略要地,这样的便宜到哪里去找。
且慢。商于之地六百里,这只是张仪说说,是口头上给的空头支票,秦王写了信作出了这样的许诺吗?就算秦王写了信给楚王,愿意割让商于之地六百里,楚王应即派大军逐一接管这些城市和地区的防务,再和齐国断绝不晚。现在,楚怀王手里一没有秦王的信,二没有和张仪订立任何条约,更别说派大军去接管了。楚怀王手里一点东西都没有,便和齐国断交,派了几个人跟张仪去咸阳交割土地。
楚怀王这件事办得糟透了。一个大国的君王智商这么低,令人难以置信。
楚怀王骂了齐王,派使者跟张仪去秦国交割六百里的商于之地。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车到咸阳时,张仪大概高兴得过头了,在车上手舞足蹈,一下子从车上摔了下来,被从人送进医院。
从此,张仪安心躲在医院里治病。楚国的使者很着急,但见不着张仪。三个月后,张仪才从医院出来。楚国的使者一把抓住张仪,讨要商于之地六百里。张仪惊诧地说,我说过给你们六里地,什么时候我说过给你们六百里地。
左良玉是明朝将领,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对于他...详情>>
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表演生吃活兔、头顶碎大石、刀扎肚皮、脚上点火……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相...详情>>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详情>>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详情>>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