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刘备御驾亲征东吴,失败后被迫退居白帝城,于次年春天离世。临终前将蜀汉天下及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一直以来忠心辅佐自己的诸葛亮。于是,中国的政治史上多了一个以退为进的成功案例。
且看当时刘备怎么说:“先生的才能盖过曹丕数倍,有你监国,蜀汉一定能横扫天下。如果刘禅这孩子值得辅佐,你就好好帮帮他。如果他实在是不成器,那先生就自己登基掌权吧。”这话听起来多么真诚,而托君江山、许君天下的条件又是多么具有诱惑力。诸葛亮是怎么答的呢?“臣一定尽力辅佐幼主,永远做好一个臣子的本分,从一而终,一直到死!”
诸葛亮身为一个智倾天下的权谋圣人,如何看不出刘禅的“扶不起来”?如何看不出蜀汉的倾颓之势?虽说刘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东汉的名士又在意自己的名节,但是诸葛亮的智谋决定了他是一个与时俯仰的人,所以他应该知道自己答应刘备的托孤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而事实证明,最后诸葛亮也确实鞠躬尽瘁而死。那他当时为何要答应刘备、自掘坟墓呢?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境。刘备病危时,身边不可避免地要有众多围跪着聆听医嘱的人,而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并非在人后进行。也就是说,二人谈话的当场,势必有许多亲信与权臣,或许暗地里还有许多忠心耿耿的死士。
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诸葛亮如果理智地对刘备说,自己会根据刘禅的表现来决定自己是做臣子还是做君主,那么好不容易爬到君主之位的刘备会放过这个有着不臣之心、并且也有着君主之才的诸葛亮吗?
每一个权倾天下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家天下的梦想,如果蜀汉的后继人不是自己的后代,那么自己的功业要由谁来宣扬呢?所以刘备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所以他极有可能在得到不满意的答案后对诸葛亮痛下杀手。
而且,这场光明正大的谈话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对诸葛亮实行道德绑架。诸葛亮立誓的时候,周围有不少位高权重的见证人,如果日后诸葛亮反悔,那么于情于理都会受到谴责,很可能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大事也注定难成了。况且诸葛亮一类的名士都很注重自己的名节声誉,断不会贸然做出这种落人口实的事。所以刘备算到了每一种可能,每一种都将诸葛亮逼到了角落。
而且,刘备还为自己的儿子下了双重保险,那就是在任命诸葛亮为首席辅政大臣的同时还同时任命了李严作为顾命大臣。李严是刘备在死前一年迅速提拔上来的,其政绩和官位虽不能与诸葛亮完全比拟,但也不遑多让。选择李严与诸葛亮共同辅政,不仅有效制约了诸葛亮的势力,还为蜀汉政权拉拢了四川一派,大大巩固了蜀国实力。而且,既忠心又有实力的赵云虽然在托孤之时没有露面,但刘备死前也曾召见过他。虽然赵云所在的原从派不如另外两派有实力,但其威望亦不可小视,这无形中为诸葛亮和李严所代表的四川以及湖北派系又增加了一个制衡因素。
左良玉是明朝将领,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对于他...详情>>
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表演生吃活兔、头顶碎大石、刀扎肚皮、脚上点火……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相...详情>>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详情>>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详情>>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